恻隐之心的意思 恻隐之心的解释
成语名字: 恻隐之心
成语拼音: cè yǐn zhī xīn
成语解释: 恻:悲伤;隐:伤痛;恻隐: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。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。
成语出处: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。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。”
成语繁体: 惻隱之心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指有同情心
成语结构: 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 恻,不能读作“chè”。
近义词: 悲天悯人
成语例句: 此人为官清正,作事廉明,每怀恻隐之心,常有仁慈之念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三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