汗流浃背的意思 汗流浃背的解释

成语名字: 汗流浃背

成语拼音: hàn liú jiā bèi

成语解释: 浃:湿透。汗水流得湿透背衣。形容闷热或干活卖力气。也形容极度惶恐或羞愧。

成语出处: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》:“操出,顾左右,汗流浃背,自后不敢复朝请。”

成语繁体: 汗流浹背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满身大汗

成语结构: 紧缩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成语正音: 浃,不能读作“jiá”;背,不能读作“bēi”。

近义词: 挥汗如雨 汗如雨下

反义词: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

成语例句: 在劳动竞赛中,大家干得汗流浃背。

汗流浃背成语故事:

汉武帝的托孤重臣霍光对皇帝刘贺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忧心忡忡,他与张安世、田延年密议要废掉刘贺,得让丞相杨敞提出。杨敞听说后吓得汗流浃背,不置可否。他的妻子是司马迁的女儿代他决定同意。第二天他们奏请太后另立刘洵为帝。

标签: 四字成语 紧缩式成语 小学常考易错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惊恐的成语